BBQ

叉燒常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 有時是原汁原味的切塊, 有時是切絲炒菜, 有時是切粒炒飯…… 是一樣百搭的食物.

這星期主流超級市場的柳枚肉大減價, 趁機買了幾條, 讓大少享用.

因為這幾天都下雨, 原本想 BBQ 叉燒 的計畫泡了湯, 唯有用 Plan 2, 用焗爐!

嚴公館「私房菜」

嚴公館不是一間打開門做生意的私房菜館, 只是嚴世伯、嚴伯母是一對好客的老人家, 常常招呼我們到家中吃飯.  最記得他們教我做的「數字排骨」, 酸酸甜甜的, 非常美味又容易做, 材料的分量又容易記. 口訣就是 1、2、3、4、5這麼簡單!

 

 

兒時回憶

最愛媽媽做的醃酸青瓜. 小時侯, 每年夏天, 媽媽都會做一大瓶 放在雪柜, 作開胃的小食.

印象中, 媽媽把青瓜切片, 應該是切三刀, 用 “一刀切斷、二刀不切斷” 的模式. 那些青瓜好像一朵朵的小花, 在「醋海」中游泳.  好可愛!

今次我把青瓜切成條狀, 加上紅蘿蔔和白蘿蔔, 做了醃酸青瓜、蘿蔔, 視覺上都蠻好看的.

種瓜得瓜

Bitter Melon

媽媽愛吃苦瓜, 在多倫多很難買到好的苦瓜, 於是爸爸就化身成「農夫」, 在後園種了數株苦瓜, 經過2個月的辛勞, 昨天終於有收成了! 不要小看這個苦瓜, 它有半磅重呢.

這個苦瓜的下場? 當然就跑進爸爸、媽媽的肚裡啦!

 

維基百科–>中醫認為, 苦瓜味苦,性寒;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消暑清热,解毒、健胃的功效。主要用於發熱、中暑、痢疾、目赤疼痛、惡瘡等。

分工合作

昨天, 在「埠仔」的大少說想吃咖喱牛腩, 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 在華人超市買到了牛腩、咖喱醬、洋蔥和薯仔, 弄了一鍋咖喱牛腩, 算是滿足了他的心願.

回到大少的住處, 才發現所有調味料都欠奉, 只有鹽和糖, 怎辦?

好不容易把這鍋咖喱牛腩弄出來, 正想煮意大利粉的時候, 大少說吃咖喱牛腩飯, 請我見識一下他自創的有味飯.

結果, 我們昨晚就以「親子」咖喱牛腩飯做晚餐.  So sweet!

好友共聚

有幸幾年前在多倫多做義工時, 認識了一班很能幹的朋友,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提高多倫多的華裔小朋友學習中文的興趣.

他們來自中、港、台, 有年青的, 也有已退休的專業人士.  大家相處得很偷快.

我們一起為這個項目很認真地努力, 在有空的時侯, 又會相約茶聚, 最愛的是我們的「美女廚房」聚會!

紅酒燴牛尾、椒醬肉西汁炆牛脷、 綠茶雪糕……..

閒話家常

很享受和老朋友們 whatsapp. 雖然我的古老手機沒法打入中文, 但老朋友們都很包容, 真要謝謝他們.

早陣子, 外子的老同學從瑞士 whatsapp 了他製作的「簡易」鹽焗雞, 加上香港老同學亞拔 whatsapp 的「加強版」, 昨天晚上邀請了小叔和他的太太來我 家, 試試這一個「加、港、瑞」的傑作.

昨天菜單:

Appetizer: 蒜茸牛油焗龍蝦尾

Main Course: 紅酒燴牛尾 、 鹽焗雞

Desert: 焗西米布甸

 

恭喜、恭喜

今天是胡先生、胡太榮陞老爺、奶奶的好日子.

恭祝胡大少和夫人百年好合, 永結同心.

要謝謝胡新奶奶隔空傳授的麵包食譜, 又容易做又好味.  Thank you.